2016深圳中考指標生分配政策有了些變化,家長們對指標生分配政策也有很多疑問,如指標生分配改革的目的;指標生分配比例是否有提高,對戶籍是否有要求等等一系列問題,小編將問題整理出來,并做了全面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同學與家長!
問:指標生分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開展指標生分配改革,是我市推進政府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教育綜合配套改革的具體舉措,也是我市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和中長期教 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的具體行動。2010年10月,廣東省教育廳有關文件明確要求全省各市開展指標生分配改革試點,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實施方案。 2012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計署聯合發出《關于印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號),要求 將優質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額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稄V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意見 的通知 》(粵府辦〔2013〕32號)要求推行將不低于30%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并逐步提高分配比例。這項改革措施最直接的作 用就是讓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初中學校的考生享有更為均等的入讀優質普高的機會,從而緩解義務教育擇校矛盾,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這一舉措,與我市近 年來已經實施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改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中小學百校扶百校行動等措施結合在一起,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市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問:我市今年指標生分配的比例和具體名額是多少?
答: 2014年我市試點高中學校的指標生分配比例按照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教育廳的文件要求,結合我市試點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為35%。各高中學校招收指標生的具 體名額,需在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制定完成后才能確定。據初步預測,招生計劃大的試點學校,指標生名額將超過200個;招生計劃小的試點學校,指標生 名額也將達到80個。
問:考生報考指標生,對戶籍有什么要求?
答:不管是深戶還是非深戶,都可以報考指標生,但必須與高中學校的招生范圍一致。面向ac類考生招生的計劃,其相應的指標生名額ac類考生可以報 考,d類考生不能報考;面向d類考生招生的計劃,其相應的指標生名額d類考生可以報考,ac類考生不能報考;面向acd類考生招生的計劃,其相應的指標生 名額acd類考生均可報考。
問:為什么要對報考指標生的考生學籍和就讀情況加以限制?
答:如果不對考生的學籍和就讀情況加以限制,就可能出現投機性非正常轉學現象,或者學籍與考生就讀學校分離的“掛讀”現象。為了杜絕這些現象,規范義 務教育辦學行為,維護招生的公平公正,《指標生分配方案》對報考指標生的考生學籍和就讀情況作了明確規定:按照《深圳市2011年優質普通高中部分招生名 額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試點實施方案》(深教〔2011〕145號附件1)規定, 2014年報考指標生,須從初一年級第一學期起一直在報名所在初中學校就讀,且取得該校三年學籍。從市外轉入我市初中學校的學生報考指標生,須從初三年級 第一學期起已在報名所在初中學校就讀,并取得該校學籍(從市外轉入我市初中學校就讀后再在市內轉學的學生,不再享有指標生報考資格)。此外,因指標生分配 以我市初中學校報名參加中考的人數為依據,對報考指標生的學籍和就讀情況有嚴格的規定,指標生名額也是分配到我市各初中學校,所以文件規定,“往屆生和在 市外初中學校畢業的深圳戶籍考生不參加指標生名額分配”。
問:考生如何知道自己所就讀的初中學校能分到多少指標生名額?
答:在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確定以后,市教育局將具體公布33所試點高中學校的指標生招生名額,以及這些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具體情況。屆時,考生可查閱市招考辦印發的《考生報考指導手冊》。
問:在民辦初中學校就讀的考生享有指標生報考資格嗎?
答:在指標生報考資格上,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考生是一視同仁的。在民辦學校就讀的d類考生,可以報考面向d類考生招生的指標生,ac類考生可以報考 面向ac類考生招生的指標生,所有考生都可以報考面向acd類考生招生的指標生。市教育局在確定指標生名額分配辦法時,對于按公式計算后分得指標生名額小 于0.5的初中學校,沒有簡單地按四舍五入法取消它們的指標生分配資格,而是將分得指標生名額小于0.5的初中學校,以區為單位作為一個整體,重新按公式 進行計算,使得這些學校的考生也具備了共享一部分指標生名額的機會。我市有許多民辦初中學校深圳戶籍考生很少。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指標生名額分配辦法,即 使某一所初中學校只有1名深圳戶籍考生,他也同樣享有被錄取為指標生的機會。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招生制度設計以人為本、機會均等的特點。
問:考生如何填報指標生志愿?指標生錄取對中考成績有何要求?
答:考生填報指標生志愿與普通生同步進行,符合指標生報考條件的考生均可報且限報1個指標志愿,其他志愿按普通生志愿填報。填報志愿前,市教育局將公 布各高中學校的招生計劃(含指標生招生計劃),各高中學校的指標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具體情況,也將詳細公布?忌诰W上填報志愿時,符合指標生報考條 件的考生,可在第一批次的8個普通志愿中,選擇其中1個有指標生招生計劃的學校作為指標志愿。
在正式錄取前,招考部門將通過指標分配系統,在分配給初中學校的指標生名額范圍內,根據考生的指標志愿和中考成績等條件,篩選出各初中學校指標生入圍 考生。高中學校錄取指標生設最低控制線,該控制線不低于本校普通生錄取線30分。錄取時,首先在中招錄取系統中對入圍指標生的指標志愿作相應技術標識,然 后將指標志愿連同非指標志愿,與普通生一起劃線投檔。各初中學校所獲指標生計劃沒有完成的自動失效,各試點高中學校未完成的指標生計劃自動轉為普通生計劃 進行錄取。
指標生報名、填報志愿、篩選入圍、劃線投檔等具體操作辦法,市招考部門將向各初中學校作詳細解讀和具體布置,初中學校也將對考生報考進行具體指導。
問:我市的指標生分配如何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操作?
答:這是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市教育局在制定實施方案時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第一,加強指標生分配全過程的信息公開,包括公布實施方案,公布指標生招生計劃和具體分配情況,對考生報考指標生的資格予以公示,對指標生錄取名單予以公示等。
第二,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操作,避免人為因素干擾,確保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規范運作。
第三,將中考成績作為指標生錄取的重要標準,有利于保障指標生錄取的透明性和規范化。如果讓初中學校自定標準進行推薦,在當前情況下,其推薦標準難以準確把握,推薦過程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容易受到質疑。
第四,對指標生分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和預測研判,盡力堵住可能出現的漏洞,避免因指標分配實施方案不完善而導致操作過程中出現差錯或引發爭議。
第五,強化市、區教育局有關部門和初中學校的責任,加強指標生資格審核、學籍管理、綜合表現評定等方面的監管,確保指標生分配過程嚴密、規范。
分享到: